美人与战争 ——黄梅戏《小乔初嫁》观后
罗贯中在《三国演义》里设计了一个情节:诸葛亮用曹操觊觎小乔美貌的理由说动周瑜联合抗魏,从而把美丽的小乔卷入了战争。后人认为这是小说的虚构,可这虚构也不是空穴来风,唐代杜牧有“东风不与周郎便,铜雀春深锁二乔”的诗句,宋代苏轼有“遥想公瑾当年,小乔初嫁了,雄姿英发”的词句,都暗示着小乔与三国大战具有某种联系。我们有依据认为,重写小乔是历史留下的伏笔。而今,安徽省黄梅戏剧院推出了黄梅戏《小乔初嫁》,正是对于历史的遥远回应。
在流传甚广的坊间,小乔长期以来堪称美女代言人。她果真介入战争,而且发挥了美人在战争中的独特作用,这个人物的内涵就有充实、提升的巨大遐想空间。我一直耿耿于怀,觉得小乔是美人,又是安徽人,她如果携带着琴艺,或者棋艺、茶艺进入战争,让一个容颜出众、才华盖世、而又忧国忧民的艺术形象矗立在舞台高处,莫不是绝好的黄梅戏题材。话虽这样说,把小乔与三国战争联系起来也不是没有难点。黄梅戏毕竟长于演绎民间生活,很少讲述袍带故事,动起手来会有不小的难度系数。然而对于剧本创作来说,当那份喜爱黄梅戏的情感转换成了深刻把握黄梅戏剧种特质的机巧,这些难点就被成功折服,这些难度系数就被折算成很高的分值。比如,说到战争就会想到国家大事,运筹帷幄,与平民缺少关联。剧本能够别出心裁,从曹魏挑战、冲突初起入题,着重表现孙吴方面动员老百姓们参军备战,让平常生活介入进来,以期贴近黄梅戏的平民视角。又比如,说到战争就会想到文臣武将,文韬武略,与女性缺少关联。剧本能够别开生面,以曹操的身份请出小乔,把这样一个楚楚动人的女性放到了战争漩涡的中心,放到了戏剧矛盾的焦点上,再让小乔的柔情似水、痴情无限去对抗曹操的雄健和强悍,以期发挥黄梅戏的抒情优势。再比如,说到战争就会想到刀光剑影,你死我活,与美感缺少关联。剧本能够别有洞天,为小乔设计了美轮美奂的戏剧动作。小乔不是花木兰,不是以女扮男装的方式参与战争,她坚持着绝代佳人的身份,在当空皓月的陪伴下飘然过江,用婉转的歌唱要求曹操兑现承诺,用美和聪慧保卫家国,用忠诚和大爱化解战争,以期显现黄梅戏的优美品质。
剧作文本的所有这些创意,都是为了贴近黄梅戏轻盈而且轻灵的艺术气质。其实,这是极其需要智慧的,以举重若轻的睿智妥善解决轻盈的黄梅戏“只恐双溪舴艋舟,载不动许多愁”的负重难题,精准实现轻灵的黄梅戏与厚重题材的无缝对接,丰富黄梅戏的剧种风格内涵。《小乔初嫁》带给我们的欣喜没有到此为止:剧作文本的睿智,在二度创作中得到了有效延续;一场平民化和柔情化的美丽战争,从枯燥的文字间被演绎到了鲜活的舞台上。在舞台上,我们看到了并置空间的运用,也就是把平平淡淡的家长里短与轰轰烈烈的烽火硝烟并置到一起,在相互交融中摆平了轻盈与厚重的距离感。很有意思的是,并置空间的融合与并置内容的暗合大多互为表里,例如,一边是农家小院里叶儿送别王小六,一边是将门帅府里小乔送别周瑜,虽然人物身份或轻或重,送郎奔赴战争前线的惜别情感却是完全一致;又如,一边是小乔帮助叶儿夫妇处理家庭琐事,一边是吴国的王公大臣们议论国事,家事与国事的性质轻重迥异,却因为都是面对争端和商量如何解决争端而获得紧密的联系。在舞台上,我们还看到了抒情段落的穿插,也就是把从战事引发而又独立成章的情感段落与曹魏的摩拳擦掌、孙吴的厉兵秣马等战争段落穿插起来,在相互交叉中调节了轻便与滞重的节奏。例如,孙吴的王公大臣经过一番争执后决定应战,紧接着的戏剧段落不是两军交锋,却是很飘逸地转入难舍难分的夫妻送别:从两对夫妻的领衔轻吟,汇合而成无数女人的送郎心声,那曲萦绕在吴国的田间、桥头、河汊、长亭的送郎调,以儿女情长的华丽吟唱轻缓了战争的沉重气氛。小乔的飘然过江也是这样,并没有立即引发战事,而是展开了小乔与周瑜相互倾诉的大段抒情对唱。小乔只身过江,完全出乎曹操的意料,自视雄强的曹操在小乔面前没有占得半点便宜,终于气血上冲,头痛欲裂,小乔捏起一根轻巧的银针在空中弹响,以极富抒情意味的戏剧动作书写了举重若轻的战争神话。
我们赞赏《小乔初嫁》这种举重若轻的睿智,回过头再来探寻产生这种睿智的动因,或可触摸到更有意义的黄梅戏剧种建设话题。长期以来,戏曲理论界对于黄梅戏的剧种气质一直有着美中不足的评价:高度赞赏黄梅戏的风格轻灵流转,清丽委婉,因此好听好看,易于传播,形成当下社会生态里风景这边独好的传统戏曲景观;但这种轻盈风格中潜藏了轻浅的隐患,显得分量稍轻,容量稍浅,负重能力不强,限制了题材选择的宽度和思想承载的厚度,很少演出在立意上更具开掘空间的艺术作品。上个世纪末期以来的黄梅戏艺术发展表明,许多有识之士对此有着清醒认识,他们的创作实践张扬了黄梅戏的既定风格,同时艰辛探索着在维护黄梅戏风格特征的前提下拓宽题材范围、加重思想含量的可能,勉力在轻盈风格与厚重立意之间寻求平衡,开拓黄梅戏的审美格局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,《小乔初嫁》亮丽登场,把磨子悠悠、琴瑟和谐的民间情趣嫁接到鼓角相闻、刀兵相见的战争环境里来,把轻巧的家庭琐事漂移到慎重的共商国是里来,把轻灵的传统小戏穿越到厚重的袍带故事里来,新颖别致,举重若轻。《小乔初嫁》带给我们的启示是:黄梅戏原本是轻盈的,用这种轻盈风格去托举厚重题材有一定障碍,却决不应当拒绝,于是构成了两难。从轻盈到厚重,再到举重若轻,此时的举重若轻已经不只是一种超越障碍的睿智,还是一种破解两难的方法,更是一种崭新的剧种审美风范,就此而言,《小乔初嫁》的价值得到了升华,对于这部战争神话在黄梅戏剧种建设史上做出的重要贡献,我们应当致以崇高的敬意!
版权归作者所有,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。
作者:唐跃
本文网址:/lyceum/comment-detail?id=1
更多《小乔初嫁》的评论
在黄梅戏里邂逅小乔
美人与战争 ——黄梅戏《小乔初嫁》观后